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 思政課上師生熱議依法治國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連日來,有關四中全會的議題成為思政課上師生討論的熱點,大家一致認為,依法治國對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人文學院黨總支書記沙國華說,依法治國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我黨提出建設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回顧黨的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過程,這個決策過程非常清晰,合乎中國國情。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今后中國建設法治國家描繪出新的路線圖,將成為法治建設的里程碑,表明我國的依法治國藍圖已經進入新的階段。
賀善侃教授說,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關鍵在于依法治國、依法改革。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怎樣依憲執政、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如何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等六方面闡述依法治國,這對我國形成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意義重大。
馬揚揚同學說,審視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歷程,法治化是最鮮明突出的特點,其本身即是依規治黨、依法治國的重大實踐。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這是黨中央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扎緊制度的籠子,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體現。
葛建東同學認為,大學生應該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同時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大學生黨支部開展法治教育,努力提升大學生的法治意識與法律素養。
我校各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掀起了學習四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師生們通過交流座談會、小組討論、視頻觀看學習以及網絡平臺互動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教育活動。有的學院組織學生開展“法治”微型座談會,并開通全會公報學習微信平臺,利用微信線上討論的方式分享學習心得,交流學習體會;有的學院師生通過閱讀資料、觀看視頻直播、開展座談會等方式從不同角度啟發師生思考本屆全會以“依法治國”作為聚焦點的意義;有的學院入黨積極分子們組成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和宣講小組,通過關鍵詞對全會公報進行解讀,幫助學院師生全面了解全會精神、深刻把握其思想內涵。